
西藏新增2例本土确诊(西藏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
楚米高山:竹产业撑起致富路
“自从开始打竹笋,我们家的收入增多了……”楚米镇高山村10组的方竹大户金孝方笑嘻嘻地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走进楚米镇高山村,绵延起伏的竹海,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金孝方告诉记者,每年9月份前后,都是高山村最忙碌的季节。竹海里,随处可见打竹笋的身影,顺着畅通的林区公路,砍下来的竹笋经过水煮、炕干等工序做成干笋流向各地。
“我家有130亩左右的竹子,年产量3万多斤鲜笋,做成干笋有2千多斤,由于家里人手不够,每年都要请10多人,务工费是130元/天,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让他们可以边工作边照顾家人孩子,不再像以前外出打了……”金孝方面带笑容指着那一大片竹林说:“最后做成的干笋50-60元/斤卖出去,年收入可以达到10多万元。”
记者跟着金孝方一起走进竹林,在其中呼吸带有竹叶清香的空气,好一个神清气爽,似如轻舟荡漾在竹子掩映的海中,风湿漉漉的吹着,飘荡着新鲜的竹绿气息,阳光透过竹缝洒在竹林里,置身于这竹的世界,洗涤滚滚红尘的烦扰,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据悉,高山村现有竹林16000余亩,2016年竹林低产改造7500亩,2017年改造12000亩,竹林亩产150斤,全年预计产鲜笋1000吨,做成干笋预计有70吨左右,该村76户贫困户户均收入9000元。
(记者 李甜甜 王 印)
本期编辑:万程洲
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