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兴新增一例本土病例(嘉兴确诊一例新型冠状病毒)
■记者 张 帅 通讯员 芮爱芳
本报讯 近期,寨卡病毒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最近,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我省新发现了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那么寨卡病毒究竟是什么?市民们应当如何防范?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昨天采访了秀洲区疾控中心的专家。专家提醒,市民在计划外出旅行时要关注旅行目的地寨卡病毒病和其它蚊媒疾病的流行情况,尽量远离寨卡病毒流行地区。
从诸多渠道上可以获悉,近期寨卡病毒传染病在世界呈蔓延趋势。那么,什么是寨卡病毒病呢?“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主要是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传播。”区疾控中心顾谢君介绍,人被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3至12天后发病。绝大多数人症状很轻,出现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等症状,持续2至7天后自愈。
近期还有研究表明,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小头畸形。“目前嘉兴正值初春,气温较低,还没有进入蚊虫活跃期,因此,发生寨卡病毒病感染大范围暴发风险较低。”顾谢君说。
“不过,还是要提醒广大市民,当前南美等地正在流行寨卡病毒病,市民们出行旅游还是应当远离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如果无法避免的话,则应提前征询当地卫生、检验检疫或旅游部门的意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顾谢君还特别提醒孕妇以及正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尽可能避免前往有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区,如确需前往,旅行过程中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旅行归来后,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己的旅行史,注意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医务人员。
另外,秀洲区将全面部署以“清洁家园、灭蚊防病”为主题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以进一步加大对寨卡病毒病等春季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