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新增一本土病例沈阳(大连新增一例本土确诊病例行动轨迹)
近日,市民赵先生去沈阳出差,回来后对两地火车站的卫生和环境管理稍有意见。“沈阳火车站和大连火车站一样,也是百八十年的老火车站,为啥人家的候车大厅卫生挺干净的,而且用行李占座和在椅子上躺卧的人明显比大连少很多呢?”
带着赵先生的投诉和疑问,记者日前对我市两座火车站以及机场和码头、长途客运站进行了调查。暗访发现,上述交通枢纽的售票和候车(机、船)大厅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随意躺卧、乱丢瓜果皮核及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
镜头一:大连火车站
在大连火车站广场和二楼大厅外,记者都能时不时地看到有外地游客在选取最佳角度,对着这次旅行的最后一个景点进行拍照留念。当得知这座火车站有80年的历史时,湖南游客孙先生表示吃惊。他认为大连火车站的卫生和环境还算不错,“毕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难怪看着有些沧桑感”。
记者在大连火车站候车大厅看到,的确有不少旅客用行李占座。采访中,有的旅客表示即使不占座也愿意把随身物品放在旁边的座位上,而不是放在地上。“感觉地上有点脏。”一位女大学生看着身边座位上的双肩包解释道。
由于站舍年代久远且面积较小,大量游客涌入且有不少自带食品在候车时食用,站内也偶尔有果皮等垃圾。记者注意到尽管有保洁人员在打扫,但还是人手不够。
大连北站很多地方能看到烟头和空烟盒
镜头二:大连北站
在大连北站,记者在北出口通道连接北广场的廊桥下,看到地上很多烟头和空烟盒。四五个外地口音的男子在附近吸烟,虽然刚才那堆烟头不是他们扔的,但他们离开时,还是有一两个人随手将烟头扔在地上。
采访当日下雨,在南售票厅通往南广场的大门外,几位男士在扎堆儿吸烟。尽管他们知道不能在大厅内吸烟,但仍然是在门口一边躲雨、一边吸烟。大厅门前不是固定的吸烟点,没有果皮箱,他们最后把烟头扔在门口或者南广场上。记者注意到湿漉漉的南广场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烟头和空烟盒。而地铁站北出口通往火车站二楼的电动扶梯上,也有烟头和纸屑。在行李安检仪附近,也有少量的食物垃圾。
镜头三: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因采访当日下雨、少量航班延误,记者在机场国际候机厅里几乎没有看到坐着的游客,多数都是躺着或者歪靠在行李上的旅客,除了三三两两在地上跑动的儿童,大厅里都是疲惫的睡觉的旅客。
在二楼国内出发区,记者看到所有座椅和部分行李车上,都有坐着的旅客。河南游客林女士认为,大连机场候机大厅供旅客休息的座椅偏少,如果不想马上办登机手续进去,几乎很难找到座位。“我在等一个同事过来一起换票再走,我们这次虽然一起来大连,但是她这里有亲戚,我们各玩各的。希望下次来,能看到更多的休息区。”
一些送站的市民对机场停车场提出意见,因为“商务区”和“经济区”收费相差较大,但标识并不清楚。“往往是开到收费口才发现收费窗口附近有公示牌,两个区域收费标准不同,这时再想掉头出去,后面和左右的车很多,根本出不去。”
大连港码头客运站临时候船厅内部分座椅被雨水淋湿无法使用
镜头四:大连港码头客运站
因搬迁改造,这几年大连港码头客运站的候船大厅一直比较狭小。采访当日,记者被再次缩水的候船大厅吓了一跳,大厅差不多只剩下供检票时排长队的位置,整个检票口外几乎没有乘客休息的座位。
在码头候船大厅外的露天空地上,一座200平方米左右的帐篷就是临时候船厅,但由于帐篷只有顶棚,四周没有任何遮挡,对雨天候船乘客来说有些捉襟见肘。采访当日下雨,记者注意到帐篷内部分座椅被雨水淋湿无法使用,帐篷周围积水不少,进出只能绕道走,四壁空荡荡的帐篷内,几乎没有旅客在内候船。
北岗桥客运站大厅内自助售票机无法使用
镜头五:北岗桥客运站
在北岗桥客运站周边,交通秩序和环境秩序都亟待改善,卫生死角不少,门外有占道食品店。记者注意到,因建成年代较久,站内基础设施破损严重,候车大厅天棚有几处不时漏雨,大厅进出口为了避免游客鞋下带来积水,用锯末子垫了两平方米左右的厚厚一层用以吸水。
大厅内几乎所有的自助售票机都无法正常工作,食品摊贩摆放物品较为杂乱,影响携带大件行李的游客正常出入。
采访中,市民对市内各长途客运站分散且秩序和环境均较为混乱表示不解,希望加快客运站规划和改造。
由于今夏降雨频仍,导致机场滞留旅客过多、转乘火车游客较多,此外,临近暑期开学,在连高校大学生陆续返回,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火车站、机场的服务带来了巨大的考验,给安保保洁等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加之港口搬迁改造仍在进行,客观上也造成秩序的混乱。据市旅游局统计,今夏我市外来游客照比去年同期增长一成多,大量外来游客的进出,也造成我市交通枢纽窗口单位的管理压力。对此,相关窗口单位负责人均表示,将认真听取旅客意见,安排部署好下一步工作方向,立即着手加派人手,增加管理和保洁力量确保站内外环境整洁有序,安全通畅 ,确保我市创城工作顺利进行。
文/大观新闻 大连日报记者江滨
图/大观新闻 大连日报记者王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