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新增本土5万病例表(台湾新增583例本土病例)
6月25日至7月3日,广西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致洪暴雨过程,导致多地受灾严重,经济损失巨大。据广西民政厅消息,1日起至2日18时30分,广西共有9市28个县(区、市)出现洪涝灾害。灾害造成受灾人口27.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34万人,因灾死亡7人,失踪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18亿元。
随着洪涝灾害而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近日,网传桂林全州县滨江路一个亭子被洪水冲走,当时在亭子内围观洪水的4人下落不明。7月3日,这一消息得到官方证实!
亭子被冲走前↓↓
亭子被冲走后↓↓
7月1日晚22时许,全州县委宣传部称,当地确有一亭子被洪水冲走,但事发时亭子里面是否有人以及是否有人被洪水冲走,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7月3日,全州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对全州县抗洪抢险情况进行通报。
通报显示:
据初步统计,截止7月2日23时,全州县受灾人口250547人,倒塌房屋603间(因山洪泥石流、塌方所导致的居住房垮塌达328间,导致1017人转移安置),8死9失联34人受伤(其中因泥石泥导致房屋倒塌造成3死,因洪水爆发冲毁亭子造成4失联,因山洪爆发导致5死5失联),转移37850人,直接经济总损失14.6亿元。
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发动受灾群众开展自救,被救群众已由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妥善安置。对已查明的遇难者家属进行安慰和慰问。目前遇难者遗体均已作了消毒处理;对受伤人员全力进行了精心治疗,认真开展了受灾区域消毒、饮用水安全监测和卫生防疫工作。
所以,网传的消息是真的。
据全州县委宣传部昨天(7月3日)最新消息:2017年7月2日21:00时情况掌握,全州镇建设社区7月1日16:30许在滨江路烟草公司对面的观景亭被洪水冲毁时,现有4人(全为女性)失联,具体信息如下:
1.匡玉雯,女,26岁,住建设社区大南路30号,身份证:45032419910726XXXX。
2.家凤兰,女,14岁,住建设社区三羊开泰店四楼,枧塘人,身份证:45032420030410XXXX。
3.家琛琛(家凤兰妹妹),女,10岁,住建设社区三羊开泰店四楼,枧塘人,身份证:45032420070309XXXX。
4.蒋柠霞,女,14岁,住建设社区幸福巷,兴安华江人,身份证:45032520030214XXXX。
在全州县委宣传部发布的失踪名单中,还有三名年轻的女孩,分别是14岁和10岁的两姐妹,以及一名14岁的女同学。7月3日,女孩们的家长已经发布了求助信息,寻找这三名1日下午在全州县城壹板桥下被冲垮的风雨亭中失踪的女孩。
据其中两姐妹的父亲家先生介绍,自己的两名女儿一个14岁一个10岁,7月1日下午3时许从家里出来,和大女儿的一名姓蒋的女同学一起,之后在风雨亭附近看水。
据事后他人讲述,当时几名女孩在亭子看别人拍大水照片,之后亭子就被冲垮了。三名女孩一直都没能回来。我从别人拍的视频里看到,亭子被冲垮后,小女儿被冲到了洪水里。
最近南方普降暴雨,致多地洪水,小编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注意安全,不要围观,不要围观,不要围观,也不要冒险开车涉水,不要冒险开车涉水,不要冒险开车涉水,远离洪水!
天灾固然难以避免,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水平,是公共救援达到前最重要的生命保障。下面和小编来学习一下水灾自救常识。
1
易受水灾侵害的居民日常防范措施
1.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密切关注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放水门槛,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2
洪水来临时,那些地带是危险地带?
城市:
1.危房里及危房周围
2.危墙及高墙旁
3.洪水淹没的下水道
4.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地下通道等
5.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
6.化工厂及储藏危险物品的仓库
农村:
1.河床、水库及沟渠、涵洞
2.行洪区、围垦区
3.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
4.电线杆及高压线塔下
3
怎样防止洪水涌入室内?
1.房屋的门槛、门窗是进水部位,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
2.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
4
暴雨时为什么不要在马路两侧行走?
1.因低洼的地形,马路两侧是最易存水的地方,在积水中不易辨别情况。
2.两侧埋有下水管线及其它管道,当井盖子丢失时,一旦贸然踏入,就会伤及自身。
3.马路中央积水可能存在其它危险,如遇漩涡应绕行,否则会落入井中。
5
驾车时遇到洪水怎么办?
1.在水中要非常小心地驾驶,观察道路情况。
2.如果在洪水中出现息火现象,应立即弃车,在不断上涨的洪水中试图驱动一辆抛锚的车,是十分危险的。
3.不要企图穿越被洪水淹没的公路,这样的结果往往会被上涨的水困住。
6
洪水来袭时来不及转移怎么办?
1.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
2.身处危房时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
3.除非在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
4.扎制木排等逃生工具,利用通讯设施联系救援,可利用眼镜片,镜子在阳光照射下的反光发出求救信号。
5.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
6.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求救信号。
7
被洪水围困在建筑物上怎么办?
1.被困时,要注意房屋是否有经过洪水浸泡而坍塌的可能,如果可能坍塌,马上向安全处转移。
2.发生饥饿、口渴时,要挑选水性好,身体健康的青壮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及洁净的饮用水。
3.保管好通讯工具,及时与救援部门联系,以取得帮助。
4.利用燃火、放烟、呼喊及挥动鲜艳衣物等求救方法,以便让救援人员发现,得到援助。
在这里,
小编要告诉大家一件不开心的事情,
崇左这几天天气主要还是以降雨为主……
强降雨来袭!
趟水出行在所难免
别以为随便冲一冲就没事了
你可能面临比感冒更可怕的事
趟水之后易发这些病!
丹毒和淋巴管炎
一般大雨过后,市民趟水后细菌容易从皮肤毛孔趁虚而入,钻到淋巴管里,从而引发丹毒和淋巴管炎等。如脚上有破口,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擦疹、脚足癣
因长时间在渍水中浸泡后,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真菌和细菌便有机可乘,很容易引发间擦疹、脚足癣等皮肤病。
关于涉水,一定要知道这些!▼
1.下大雨尽量不要光脚涉水,以免被水里的异物弄破皮肤造成感染。如果雨下得大,鞋袜都被脏水打湿,回家后要注意清洗接触渍水的地方,可以放点白醋在清水里泡脚,防止真菌感染。
2.如果不得已,非要涉水,在涉水前,双腿部涂上防水油膏,尤其是趾间。
3.如果皮肤本来有破口,先在创口处涂上抗菌药膏,有可能的话穿上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实点儿的塑料袋,切忌不要光足涉水。
4.涉水的鞋子尽量不要再穿了。
5.外出归家后,最好仔细冲刷双脚,再用干净的毛巾抹干,保持双脚干爽。有需要的,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浸泡双小腿约半小时左右,然后再用清洁水洗净晾干,或者用适量医用酒精擦洗消毒。
6.如果脚上有小伤口或本就患有脚气的人趟了污水,可以在清洗后擦点百多邦或夫西地酸乳膏,以防止细菌感染。此外,如趟水皮肤出现瘙痒、破损等症状,切勿自行涂抹药膏,应及时就医。
当前广西各地正处于汛期,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这些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引起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提醒:
注意防疫消毒,杀虫防病;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烧熟煮透,不食用病死禽和霉变的食品;
不食用浸泡过的食品;
不要喝生水;
水源改变时,山水、井水等新水源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消毒处理后使用;
及时清除室内外淤泥、垃圾、积水,防止蚊蝇孽生;
要积极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要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淤泥、疫水;出现发热、咳嗽、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汛期过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
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汛期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汛期过后还可能患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另外还要注意防治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生活接触是引起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水、食物污染常引起暴发。
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常呈暴发流行。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遭遇洪灾后需要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之一。发病者以青壮年、有接触疫水者为主,猪是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家畜和鼠类、蛙类等是次要传染源,钩端螺旋体具有很强的侵袭力,通过皮肤、眼结膜、鼻或口腔粘膜侵入人体,迅速进入血流并繁殖,随后侵害肝、肾、肺、脑膜等器官引起多种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是发高烧、头痛、全身酸痛、腓肠肌(小腿)疼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AHC)是非功过969年新发现的一种眼病,系有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现已波及世界各地,成为目前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本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并可并有结膜下出血和角膜上皮损害等特点。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无性别差异。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可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该症状随结膜炎的消退而消失。极少数病例尚可出现虹膜炎的改变。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信息来源:南国早报、广西新闻频道、广西消防、左江日报、中国疾控中心网等综合
整理编辑:大新一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