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莆田连续两日本土零新增(莆田每日新增)

admin 07-02 17
莆田连续两日本土零新增(莆田每日新增)摘要: 在城市发展迅猛的今天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完备近年来沈阳的空调车在逐步增多交通运输网也越来越密集出行的方便和乘车的舒适度让大家频频点头称赞但等车和换乘这一环节还是让人有点‘揪心’……  ...

在城市发展迅猛的今天

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完备

近年来

沈阳的空调车在逐步增多

交通运输网也越来越密集

出行的方便和乘车的舒适度让大家频频点头称赞

但等车和换乘这一环节还是让人有点‘揪心’……

  

  

  等车等到腿软的事儿经常发生,换乘的时候也是摸不到头脑,要是碰到天气不好那就更糟糕了!

  

莆田连续两日本土零新增(莆田每日新增)

  如果什么时候沈阳的候车廊能够有舒适的座椅、清晰的换乘信息和实时定位线路公交的功能就好了!

  

这样的候车廊再过不久

就会亮相沈阳主要街道了!

加宽的顶棚、舒适的座椅;

线路上的公交车实时位置在

电子站牌上一目了然;

交通导视、换乘信息清晰可见……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舒适的候车环境,进一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秉承“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理念,市交通局制定了优化提升公交候车站的三年工作实施方案,在对全市公交候车廊点位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初步设计出三种款式七种样式的公交候车廊方案。

最最重要的是!

新式候车廊是要由你来选择!

  今日,市交通局向广大市民发起征集,从七个备选方案中选出心中所爱,作为沈阳候车廊升级改造设计样式标准,并逐年在全市重点街路推广。

  新式候车廊新增了哪些功能?

莆田连续两日本土零新增(莆田每日新增)

  增设座椅

  让市民在候车时休息,体现出对市民、游客的人性化的关怀。

  增设导示地图

  地图显示出3公里区域内的城市功能信息查询、交通导示、换乘信息等。

  遮风挡雨

  增设单侧或双侧防风档板及加宽顶棚宽度,提升市民候车舒适度,还可为市民遮风挡雨。

  增设电子站牌

  通过LED显示屏显示线路车辆实时到站信息及相关公众出行信息。

  3年升级1259个候车廊

  截至目

  前全市共有公交候车站4012个

候车廊单体4725个

分布在市内主要街路

  但候车廊内设施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没有座椅,遮风挡雨功能差,不能提供实时乘车信息等问题。

  公交候车廊作为公交车站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是彰显城市文化与特色的交流工具,是城市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名片。为了擦亮这张名片,打造公交景观,给市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候车环境,市交通局制定了优化提升公交候车站的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在三年内完成1259个候车廊升级改造,并利用替换下来的候车廊填补三四级街路公交站点的候车廊设施空白。

  

  计划

  1

  2017年,计划完成青年大街、北陵大街等重点街路的207个候车廊升级改造工作;

  2

  2018年,计划完成市府大路、北顺城路等重点街路的516个候车廊升级改造工作;

  3

  2019年,计划完成保工街、塔湾街等重点街路的536个候车廊升级改造工作。

除了新增服务功能

新式候车廊

在外观和材质上也有很大改善

市交通局聘请专业团队根据

“单体式”“半包式”“全包式”

三种产品类型设计出了

七款不同造型的候车廊式样

  “单体式”

  候车廊样式简约,色彩上与城市相符;

  “半包式”

  则满足遮风挡雨功能及城市街头景观特色功能,设施齐全;

  “全包式”

  更适合沈阳,满足一切功能需求,尤其是冬季给市民及游客带来温暖、舒适的乘车享受。

  材质上

  整体材质均为钢结构搪瓷柱板。立柱采用零碳钢方通制作,外部进行烤搪瓷工艺,内部采用防锈处理。顶棚部分内部采用零碳钢方通,表面用厚铝板进行喷粉工艺处理。灯箱部分采用铝材开模制作,采用钢化玻璃与灯箱框紧密粘接。座椅部分采用方通制作,并进行搪瓷处理。

  单体式:方案一

  

  半包式:方案一

  

  半包式:方案二

  

  半包式:方案三

  

  半包式:方案四

  

  半包式:方案五

  

  全包式:方案一

  

今日起,

市交通局邀请广大市民共同参与,

选出最能表达

沈阳城市风格的公交候车廊式样。

市民意见征集方式

  

  1、投票可通过乘车易APP、市交通局网站(www.syjt.gov.cn)参与,可单选也可多选

  2、如果您对公交候车廊改造有好点子或者有自己的设计方案可拨打电话23920367(9:00-11:30 13:30-16:30)或发送邮件至512889500@qq.com

  3、投票时间:即日起至本周五

  

  来源:沈阳日报 沈阳网 沈阳晚报

  辽宁号新媒体编辑:孙百慧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